新闻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您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最新公告

高举生态文明旗帜 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 ——在“辉煌十二五”系列报告会上的报告


来源: 环境保护部       发布时间:2015-10-19 09:02:41     点击率:82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和主力军。今天主要讲三个问题:一是我们党关于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的新认识新部署新要求;二是“十二五”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明显成效;三是保护生态环境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共同行动。

  一、我们党关于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的新认识新部署新要求

  人类有一个弱点,就是对自己拥有的东西往往不珍惜,失去的时候才倍感珍贵。我们对环境、对地球家园的认识就是这样,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用之不觉,失之难存。

  从时间尺度看,如果把地球的年龄看成24小时的话,那人类的出现只相当于1分钟,而工业革命以来的时间还不足1秒。然而就在这短暂的1秒钟,我们人类极大地改变了地球的面貌。今天,人类足迹几乎无处不在,这既有其好的一面,也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有史以来全球森林已减少一半,不可再生的煤炭、石油等自然资源被大规模消耗,气候变化不再是未来的影响而成为现实的威胁,水资源短缺影响着世界上40%的人口,活性氮污染成为全球面临的新的重要环境挑战,大量污染物排放已经让今天的地球净土难寻。

  从目前来看,人类在传统工业化进程中、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上,充斥着各种不平等、不和谐、不平衡的问题。发达国家通过对外扩张,向后发国家转移污染企业和技术,在解决自身环境问题的同时,也输出了污染。尽管经济在发展、技术在进步,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传统发展模式,给地球带来了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引发人与自然之间愈来愈尖锐的矛盾冲突。二十世纪以来,美、英、日等国家相继发生八大环境公害事件,教训极其深刻。上世纪70年代,就有科学家指出,如果地球上每个人都享受与北美同样的生活标准,在当时的技术水平下需要3个地球来满足总的物质需求。

  讲这些是想告诉大家,我们今天的发展站在两个非常重要的节点上:一个是我们的现代化进程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节点上,第二个是我们的复兴站在人类文明发展的新节点上。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需要统筹处理好人与自然、经济与环境、当前与长远、国内与国际等多重关系。作为负责任的最大发展中国家,我国不可能无视资源环境约束,重复传统工业化国家扩张式的发展模式,更不能“吃祖宗的饭,断子孙的路”,让子孙后代承担过度使用资源和破坏环境的恶果。我们必须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维护和发展好自然资源生产力,依靠调整优化经济发展方式等举措,探索破解发展与环境矛盾,走“内生式”、“内涵式”的绿色发展之路。中国这样十几亿人口的现代化过程在历史上是没有的。走出一条和平发展、绿色现代化的新道路,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长期以来,我们党和政府一直保持着清醒认识和战略定力,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世纪80年代,提出保护环境是基本国策。90年代,把实施可持续发展确立为国家战略。进入新世纪,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十八届四中全会进一步要求加快建立生态文明法律制度,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今年,党中央、国务院相继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这是布局生态文明的“姊妹篇”,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生态文明建设总的设计图和路线图,具有重要的引领和指导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更加宽广的视野、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更加自觉的行动,来建设生态文明、加强环境保护,认识高度、推进力度、实践深度前所未有。总书记在国内主持重要会议、考察调研,在国外访问、出席国际会议活动,强调建设生态文明、加强环境保护,有关重要讲话、论述、批示达60多次。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总书记的这些论述回答了我们在处理发展与保护这对突出矛盾中所遇到的一系列困惑,为我们践行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提供了思想指引和行动遵循。有几点体会与大家交流。

  一是思想观。作为发展中大国,实现什么样的发展、为谁发展、怎样发展,以什么样的自然观来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是重大的指导思想问题。生态文明是全面、科学、系统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最新理念,是破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的重大战略抉择,集中体现了我们党长期执政的强烈责任担当,全面展示了我们党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

  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历史的大视野和人类发展的大趋势,强调指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决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探索走出一条环境保护新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共赢。总书记还讲,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这些重要论述,自觉把共产党人的发展观、执政观、自然观内在统一起来,将自然观的更新演进与认识深化,融入到新时期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发展理念之中,成为全党的共同意志。这对任何一个现代国家的执政党都是罕见的。生态文明将超越和扬弃现有的发展方式和发展模式,塑造新的发展观和政绩观,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和核心价值观,引领和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二是实践观。我们党历来重视实践,重视理论与实际统一、认识与实践统一。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不仅解决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世界观和认识论,而且指明了实践观和方法论。

  首先是统筹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这些重要论述,打破了简单把发展与保护对立起来的传统思维束缚,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辩证统一起来,在统一中进一步平衡和处理保护和发展的关系,解决问题,主动选择,做到什么样的保护要有所为、什么样的发展要有所不为。要以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基本路径,把节约环保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实现两者的内在统一、相互促进和协调共进。

  其次是用制度落实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扎紧追责的笼子,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才能落地。要通过实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构建与权力相匹配的责任担当或问责制度,落实党委政府保护生态环境责任。

  三是系统观。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以系统性、整体性的方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存在。生态系统、自然界、人类社会莫不如此。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自然生态各要素的空间系统性。他指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这就要求我们按照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统筹考虑自然生态各要素、山上山下、地上地下、陆地海洋以及流域上下游,进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增强生态系统循环能力,维护生态平衡。

  总书记还强调生态环境保护的时间系统性。他强调,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这就要求我们在世界现代化的大势下思考中国的现代化、工业化模式,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中谋划生态文明建设,在生态文明的整体布局中定位生态环境保护,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和关键问题,协同推进各项工作。

  四是全球观。我国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理念与行动的坚定支持者和积极实践者,过去十五年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最近联合国对千年发展目标的实现情况作了一个评估,在这个评估结论中,中国的贡献是最大的。按照世界银行的测算,中国贫困人口从1990年到2011年,减少了4亿3千多万,占到同期全世界贫困人口减少总数的接近70%。今年9月,联合国发展峰会通过了2015年后发展议程,它是对千年发展目标的继承和升级。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郑重承诺,以落实2015年后发展议程为己任,团结协作,推动全球人类发展事业不断向前。

  正是由于我国在可持续发展领域作出积极贡献,生态文明建设正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和广泛认同。在2013年2月召开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第27次理事会上,被正式写入决议案文。许多外国专家学者对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投来赞许目光。“绿色GDP”概念的提出者小约翰·柯布最近撰文写道:“尽管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但她仍展现出向生态文明转变的领导者姿态。”

  上月底,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讲话中指出,“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解决好工业文明带来的矛盾,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实现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国际社会应该携手同行,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总书记的讲话,充分表明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参与者,将对国际环发事业产生重要影响、作出重大贡献。

  二、“十二五”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明显成效

  “十二五”时期,我们所做的工作,就是把党中央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转化成生态环境保护的路线图和施工图。各地区、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以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为重点,坚决向污染宣战,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明显成效。在发展方式仍然粗放、产业结构依然偏重、经济总量快速增长、能源消费总量不断攀升、城镇化快速扩张的大背景下,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的每一点进展都来之不易。总结一下,有五个方面。

  第一,全力推进污染治理,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小康全面不全面,环境质量是关键。我国依托资源环境、劳动力及后发优势,走的是压缩型、追赶型的快速工业化道路。对比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我国在相同发展阶段面临的环境问题更加复杂。传统煤烟型污染与臭氧、PM2.5、挥发性有机物等新老环境问题并存,生产与生活、城市与农村、工业与交通环境污染交织。十几亿人口的现代化过程,这么大的体量、这么快的速度、这么短的时间,我们的环境压力比世界上其他国家都大,污染治理和环境质量改善的任务十分艰巨,难度前所未有。

  环境学中有一个“库兹涅茨曲线”,揭示的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简要地说,就是伴随着经济增长,污染物排放量会逐渐增加,环境质量出现恶化,而在经济增长越过某个发展阶段比如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化完成后,污染物排放量会到达顶峰,并随后出现下降,环境质量好转,其中的关键是峰值能不能低一点、拐点能不能早一点。所以,我们把峰值和拐点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发展与保护、污染治理的宏观指标。

  “十二五”期间,我国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正在发生积极变化。四项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COD)、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持续大幅下降,已提前半年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减少,带来最明显的环境效益,就是我国酸雨面积已经恢复到上世纪90年代水平。COD排放量下降,推动主要江河水环境质量逐步好转,重要的标志是劣Ⅴ类断面比例大幅减少,由2001年的44%降到2014年的9.0%,降幅达80%。2014年,全国五种重点重金属污染物(铅、汞、镉、铬和类金属砷)排放总量比2007年下降五分之一,重金属污染事件由2010~2011年的每年10余起下降到2012~2014年的平均每年3起。

  大家都关心PM2.5。尽管雾霾问题仍非常严重,但要看到,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治理PM2.5的发展中国家,我们取得的成效是积极的。2014年,首批实施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74个城市PM2.5平均浓度比2013年下降11.1%。今年1~8月,京津冀地区PM2.5平均浓度与2013年同期相比下降29%;北京达标天数增加23天,重污染天数减少22天。这些进步增加了我们解决问题的信心。

  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主要是国务院发布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称《大气十条》)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称《水十条》)。《大气十条》提出10条35项综合治理措施,重点治理PM2.5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水十条》确定了10个方面238项水污染治理措施。不论是《大气十条》还是《水十条》,这样宏大的污染治理计划在人类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我们是用硬措施应对硬挑战。“十二五”以来,全国新增城镇污水处理能力4800万吨/日,累计处理能力达1.75亿吨,基本与美国的处理能力相当,已成为全世界污水处理能力最大的国家之一。3.2亿千瓦火电机组新建或改造脱硫设施,脱硫机组占全国煤电总装机容量比例达96%;6.6亿千瓦火电机组新建脱硝设施,脱硝机组占煤电总装机容量比例达87%。完成煤电行业超低排放改造8400万千瓦,约占全国煤电装机1/10,正在进行改造的超过8100万千瓦。随着燃煤发电机组超低排放的深入推进,我国煤电行业将取得革命性进步,建成世界上最大的清洁高效煤电体系。2014年,全国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超过600万辆,超过2011~2013年三年的总和。我们还建成了发展中国家最大的空气质量监测网,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部具备PM2.5等六项指标监测能力。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在这么短的时间,用这么大的工程和投入治理污染。

  我们不仅在努力解决国内环境问题,也为解决国际环境问题作出重大贡献。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臭氧层保护。我国颁布实施《中国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国家方案》,累计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25万吨,占到发展中国家淘汰总量的一半以上,圆满完成《蒙特利尔议定书》各阶段规定的履约任务。

  随着污染治理进程的加快推进,我们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也在深化,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可以共赢。发展与保护之间不仅相互制约,而且相互促进,两者既矛盾又统一。如果经济发展一味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这是吃祖宗的饭、欠子孙的债,不算什么本事、也难以持续;也不能环保上去了、经济下来了,只强调环保不顾及发展,这同样不算本事。加强环境治理,利用环境保护来优化经济发展、推进经济转型,可以实现发展和保护的协调共赢。处理好它们的关系,可以让我们的发展质量更好、发展更快、效益更高。浙江省铅蓄电池行业环境整治和山东临沂事件就是例证。

  二是转变政绩观、切实落实地方政府环境责任。地方政府对本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这是地方政府的法定责任,也是政府职责所在。正确的政绩观必须把环境质量改善作为重要方面,发展的目的不能只唯GDP,而要更多地关注民生。改善环境质量就是造福人民群众。“鱼逐水草而居,鸟择良木而栖。”良好的环境质量,不仅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还能够吸引更多的商家来投资创业。兰州市大气污染治理的成果就说明了这点。

  第二,坚持预防为主、守住底线,推动转方式调结构。预防为主是环境保护的首要原则。生态环境一旦遭到破坏,很难修复,即使可以修复,也需要付出巨大代价。所以,一定要在源头上做好预防。

  污染预防是环保工作的重要内容,要打好四个方面的组合拳,即战略和规划环评、项目环评、标准引导和产业结构调整。

  在开展战略和规划环评方面,在空间上守住生态保护红线、行业上守住排放总量、项目上守住环境准入标准。环境保护部已相继完成五大区域(环渤海沿海地区、北部湾经济区沿海、成渝经济区、海峡西岸经济区、黄河中上游能源化工区)战略环评,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环评和中部地区发展战略环评,制定9个指导意见,开展360多项规划环评,为区域重大生产力布局和项目环境准入提供了重要支撑。

  在严格项目环评方面,“十二五”以来,国家层面对151个不符合条件的项目环评文件不予审批,总投资达7600多亿元,涉及交通运输、电力、钢铁有色、煤炭、化工石化等行业。

  在标准引导方面,“十二五”以来,国家发布火电、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国家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46项,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执行更加严格的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环保标准已成为淘汰落后产能的重要依据、促进技术创新和推进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山东省以地方标准引领造纸行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共赢。

  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国家进一步加大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力度,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扩张势头得到遏制,“十二五”重点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任务提前一年完成。产业结构升级带来单位产品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的大幅降低和资源能源效率的大幅提升。“十二五”前四年,我国单位工业增加值COD排放强度下降36%,单位工业增加值氨氮排放强度下降40%,全国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3.4%。

  第三,持续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农村环境保护迈上新台阶。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作为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条件和重要战略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既可以维持和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又可以促进生物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当前,我国的生物多样性正受到严重威胁,濒危物种增多。

  “十二五”时期,我国成立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委员会,发布《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启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十年中国行动”。大力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生态修复工程,建成以自然保护区为骨干的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网络体系,各类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147万平方公里,约占陆地国土面积14.8%,高于12.7%的世界平均水平,85%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野生动植物得到有效保护。我国特有的哺乳动物大熊猫,已从“濒危”物种降为“易危”物种,国内已知哺乳动物有40多种由极度濒危降至濒危或由濒危降至易危。

  面对大规模利用活动带来的生态保护压力,“十二五”期间,我们积极推进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编制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出台技术指南,并在内蒙古、江西、广西、湖北开展试点,江苏省在全国率先完成生态红线划定。全国已有28个省(区、市)将这项工作列入省级政府任务。

  生态文明示范建设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2013年6月,中央批准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国已有福建、浙江、辽宁、天津等16个省(区、市)开展生态省建设,1000多个市(县、区)开展生态市县建设,已有92个市、县(区)获得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命名,建成4596个生态乡镇,涌现了一批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先进典型。

  我国城乡环境公共服务差距很大,农村环保是环保工作的短板。“十二五”以来,我们深化农村环保“以奖促治”政策措施,组织三批共23个省(区、市)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截至2014年底,中央财政共安排农村环保专项资金255亿元,支持5.9万个村庄开展环境综合整治,1.1亿农村人口直接受益。

  饮用水安全是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我们建立全国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年度评估机制,实施水源地水质监测实施方案,开展针对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的109项指标全分析,组织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专项检查,全国32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集中饮用水水源取水达标率为96.2%。

  第四,完善政策法规体系,依靠制度和法治加强环境保护。最近出台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已作出顶层设计,明确构建由8项制度构成的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将以“1+6”方式推进。“1”就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6”包括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环境保护督察、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等6份配套文件。

  在完善环保制度方面,区域联防联控机制日臻完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建立了区域大气污染协作机制,水污染防治协作机制正在建立中。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稳步铺开,绿色信贷信息共享机制逐步健全,环保费改税稳步推进,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反响良好。

  在加强环境法治方面,以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为标志,环境保护的立法和执法取得明显进展。为加强与新《环境保护法》的衔接,正在加快推进水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法、核安全法的制(修)订进程,积极推动环境影响评价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条例、排污许可条例、环境监测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制(修)订工作。

  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环境保护部把今年确定为新《环境保护法》实施年,专门出台实施方案,细化任务、分工和举措。以偷排、偷放等恶意违法排污行为和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等弄虚作假行为为重点,依法严厉查处环境违法行为。今年1~8月,全国范围内实施按日连续处罚案件共405件,罚款数额近3.3亿元;实施查封、扣押案件共2400件;实施限产、停产案件共1524件。深入开展环境保护大检查,全国共检查企业100余万家次,责令停产近2.3万家,关停取缔1.5万余家,罚款3.5万余家。组织对19个市(区)开展综合督查,先后约谈13个城市政府主要负责人,推动解决了一批突出环境问题。

  与此同时,环境司法取得重大进展。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出台审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环境侵权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解释,建立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协调配合机制。2013年各级环保部门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污染犯罪案件总计706件,超过以往十年总和。2014年环保部门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环境违法犯罪案件2180件,超过上年2倍。今年1~8月,全国移送行政拘留案件1116起,移送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1029件。

  加强法治不是为了惩罚,而是为了让大家守法,促使企业环境行为的外部性内部化,以建立规范和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随着环境监管执法趋严、趋实,环保守法的新常态正在逐步形成,地方政府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排污企业的守法意识、公众的监督意识都有了较大提升。

  第五,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明显提升。环境保护需要全社会共同行动,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环境意识是前提。“十二五”以来,我们依托“六·五”环境日、世界地球日等纪念活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推动绿色环保观念深入人心。出台《关于培育引导环保社会组织的指导意见》,引导环保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在加强宣传和引导、促进公众参与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加大信息公开力度是公众参与的重要保障。我们及时主动公布空气、水环境质量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环境信息,发布重点排污企业和违法排污企业名单。出台《关于推进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指导意见》、《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拓宽群众参与渠道和参与范围。

  拓宽信访举报渠道,保障群众的监督权。2014年,环境保护部接待来信来访数量达到4.4余万件次,是2010年的近1.7倍;处理群众来电及网上举报近3.9万次,是2010年的1.67倍。今年6月5日,开通“12369”环保微信举报,仅3个月就接到6千余条举报信息。

  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环保的氛围更加浓厚。很多地方党委、政府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公众更加关注和支持身边的环境污染治理,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尊重自然、爱护环境的行为更加自觉。

  三、保护生态环境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共同行动

  今年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年,7月在亚的斯亚贝巴举行的第三次发展筹资问题国际会议、9月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的发展峰会、12月将在巴黎举行的气候大会,为人类描绘了一条通往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之路。我国是全球可持续发展进程的重要参与者,全世界都在关注下一阶段我国的行动。

  “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决胜时期。生态环境是短板,也是一个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的问题。面对这样的形势和要求,既不能操之过急、期望一蹴而就,更不能听之任之、无所作为,必须坚定信心和决心,扎实作为,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我们将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坚决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不断提高环境管理的系统化、科学化、法治化、市场化和信息化水平,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保到2020年实现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环境质量目标。

  保护好生态环境,必须依靠技术创新和观念转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和行动。

  一是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当资源与环境成为发展的硬约束时,创新是应对生态环境挑战的利器,是走向可持续发展未来的重要途径。上世纪70年代,罗马俱乐部在《增长的极限》研究报告中提出的人类经济社会全面崩溃的预言并未发生,一个重要原因是科技进步带来的正效应,抵消了人口增长和资源能源消耗带来的负效应,突破了增长极限的“天花板”。

  当今世界,科技创新成果层出不穷,正在引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资源环境是技术创新的重要领域,生态创新的理念正在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生态创新是与生态系统结合的创新,致力于减少对环境影响或以更加高效和理性的方式使用资源能源。

  由于生态的多样性和突出的局域特色,生态创新更依赖自下而上的创新,更多来自中小企业的参与和公众的个人实践。比如,罗马俱乐部成员冈特·鲍利在《蓝色经济》一书中列举了大量人类效法自然生态系统,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的方法,运用可再生材料等实现永续发展的例子。

  创新不一定都是高、大、难的事。创新有很多类,既有微软、谷歌、苹果等公司的高科技创新,也有我们身边力所能及的创新,同样可以发挥重要作用。针对蒸发导致水资源流失问题,以色列水科技企业Neo Top提出了白球节水方案,就是向水面上投放一端敞开的白球,遮蔽阳光照射水面。进入球体的水在球内蒸发,随后即可冷凝成水珠滴回水体。据测算,如果用白球覆盖以色列所有水库,将增加一倍的农业用水供应量。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创新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难事。

  二是倡导全民参与。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全社会共同享有,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每个人,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既是污染的受害者,也是制造者,既是良好生态环境的享有者,也是建设者。每个人的力量是微小的,但13亿人共同行动起来,都从自己的身边小事做起,关心环境、关爱自然,那么点滴的涓涓细流必将汇聚成保护环境的巨大能量。

  首先,转变观念,养成生态自觉。要从改变自己的价值理念和行为入手,积极培育生态文化、生态道德,大力开展绿色、生态和环保教育,着力养成生态自觉,使生态文明成为每一个人的主流价值观,形成爱护自然光荣、勤俭节约光荣、绿色低碳光荣的社会氛围,使每个人都感受到绿色生活方式带来的快乐和幸福。

  其次,在行动上要知行合一、行胜于言。要从拒绝过度包装,减少一次性产品消费,进行垃圾分类,购买节水节电环保产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多种一棵树,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粒米、一张纸等小事、身边事做起,积极参与少开一天车、空调26℃、光盘行动等环保公益行动。

  绿色消费革命,是连接环保理念与具体行动的最佳结合点。我们倡导环境友好型消费,推广绿色服装、引导绿色饮食、鼓励绿色居住、普及绿色出行、发展绿色休闲。绿色消费革命可以倒逼生产方式转变,推动消费端和需求侧的转变,促进传统产业的绿色化改造。要完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结合互联网+行动计划实施,推进绿色包装、绿色采购、绿色物流、绿色回收,大幅减少生产和流通中的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

  最后,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方便大家参与环境保护。要全面推进大气、水等环境信息公开、排污单位环境信息公开、环境执法信息公开,通过政务微博、报刊、手机报和新闻发布会、媒体通气会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发布信息。

  “12369”环保举报热线和微信举报平台已经开通。大家通过手机的无线通讯、GPS定位、拍照、录像等功能,就可以快捷地完成污染问题的取证举报。希望大家都能加入进来,让“12369”的公众朋友圈越来越大、力量越来越强。我希望,每一部手机都成为一个移动监控点,每一名公众都是一位环保监督员,一起为我国的生态环保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未来取决于每个人的行动。我们将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坚定信心、再接再厉、迎难而上,勇担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和排头兵,为实现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而努力奋斗,为建设美丽中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光添彩。



上一篇:四川生态保护红线区占比超四成 将完善系列制度设计,确保功能不减退、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
下一篇:环境保护部通报各地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进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