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您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党政同责抓环保 绿色发展阔步行 青山绿水渐成陕西新名片


来源:中国环境报       发布时间:2016-08-10 11:05:48     点击率:72

 ●生态环保指标分值由原来的12分增加到25分

  ●2015年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341.4万吨,节约标准煤172万吨

  ●实施治污降霾分季对标考核,强化特定时段重点防治

  ◆中国环境报记者冯永强 肖颖

  “秦岭保护、江河治理、关中水系的构建,营造了优美宜居的生态生活环境。”

  “陕西的英文拼写‘Shaanxi’中的S代表Spectacular,展现了陕西秀丽壮美的自然景观。为了保护好多彩宜人的自然环境,陕西实施了最严格的污染控制措施,并坚持数十年在陕北临近沙漠地区大面积植树造林。位于陕南的汉丹江始终保持良好水质,为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提供了70%的水量。”

  上述文字是前不久在中国外交部与陕西省政府联合举办的“开放的中国·迈向世界的陕西”全球推介会上,陕西省委书记娄勤俭和省长胡和平推介词中的一小段,虽然字数不多,但足以窥见保护青山绿水已经成为陕西省委、省政府施政兴秦的重要理念。

  ■ 调整考核机制 强化督政力度

  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视察时指出,陕西生态环境保护,不仅关系自身发展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而且关系全国生态环境大格局。陕西一定要切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让三秦大地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

  为此,陕西省委、省政府强调,要把治理污染作为当务之急,把青山绿水作为基本追求,把保护环境工作作为重要责任,全省上下坚持党政同责,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再上台阶。到2020年,要初步形成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美丽陕西相适应的生态文明新格局。

  陕西相继推出一系列顶层设计与战略部署,强化党政领导干部环境保护责任。

  调整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大幅增加了生态环保指标权重。其中,生态环保指标分值由原来的12分增加到25分,雾霾治理指标由原来的3分调整为8分。GDP的分值适当调整,各市GDP达到全省平均值视为完成任务。而生态环保指标分值增加,超额完成治霾任务还能加分,不断增强考核的“风向标”和“助推器”作用。

  2016年1月,陕西省政府印发《陕西省各级政府及部门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试行)》,明确各级人民政府及部门的环境保护工作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和一岗双责制,探索环保监管由督企向督政转变,给地方和部门套上环保“紧箍圈”,抓住污染治理的“牛鼻子”。省委、省政府还出台了《陕西省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试行)》,明确对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导致环境质量恶化,造成严重后果的领导干部,要记录在案,视情节轻重,给予组织处理或党纪政纪处分,已经离任的还要终身追究责任。

  陕西从今年开始,建立环保综合督查制度,每年对各设区市污染整治、减排等存在的问题进行督查,明确整改要求和时限,并上报省政府。除此之外,陕西还编制了全省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进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

  ■ 升级产业结构 推进绿色发展

  陕西省经济增长主要依赖能源化工产业,资源能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形势不容乐观。而另一方面,人民群众过去“求温饱”,现在“盼环保”,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对此,娄勤俭、胡和平多次提出,要把握好发展方向和原则,主动转方式调结构、走转型发展之路,提倡科学、生态、绿色的发展,宁可牺牲一点GDP,也要保护好青山绿水。

  科学、生态、绿色的发展,具体路径就是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地处革命老区的陕北高端能源化工基地经过十多年特别是“十二五”的发展,成为全省重要增长极。进入“十三五”,受到国际能源价格持续下跌影响,基地建设遇到困难。与此同时,石油管道泄漏造成的环境污染事件频繁发生。

  无论是经济建设还是生态建设,能源基地都走到了十字路口,下一步该怎么走?

  转型发展,调整产业结构,需要壮士断腕的决心。陕西按照消化一批、转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的思路,全力打好“三去一降一补”歼灭战,坚决淘汰“僵尸企业”和落后过剩产能。启动煤电机组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重点抓好10万千瓦以下环保不达标火电机组的关停工作。

  2015年,陕西省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341.4万吨,节约标准煤172万吨,超额完成国家任务。今年上半年列入超低排放改造计划的20台942万千瓦火电机组,已完成11台504万千瓦。合计拆除燃煤锅炉733台、1477蒸吨,关中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燃煤消费量削减193万吨。在陕西这样的产煤、燃煤大省,实属不易。

  陕西在深入推进能源化工产业高端化的同时,大力发展绿色循环载能工业,加快培育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新材料等新支柱产业,一批具有引领作用的项目建设亮点纷呈。依托地理优势、资源优势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布局也在不断扩大。

  在调结构的同时,产业的转型升级也成为陕西科学发展的新常态。

  兰炭曾经作为神木、府谷的支柱产业,产品单一、产能过剩、污染环境。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他们从技术创新入手,通过资源、人才、技术、资金的整合,在进行了尾气综合利用、污水处理回用、烟气脱硫处理后,兰炭企业实现了生产规模化、工艺节能化、环保标准化、操作自动化,实现了战略转型。

  位于汉江流域的汉中,出境水量占丹江口水库多年平均入库水量的60%。汉中市结合实际,提出了强力推动循环发展,建设生态宜居汉中的战略思路,从根本上确保水质保护“硬约束”。“十二五”期间,汉中完成工业企业废气、废水治理工程20家,累计关停污染严重企业58家、淘汰落后工艺生产线18条。实施污染物减排项目188个。汉中市省级以上的循环工业园区达到了21个,2015年园区企业实现产值840亿元,较2014年同期增长18.5%。园区已经成为汉中展示循环经济发展的窗口。

  ■ 防治大气污染 改善农村环境

  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把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作为工作方式,既立足当前,着力解决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约性强、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又着眼长远,持之以恒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在前两年治污降霾的基础上,陕西省委、省政府提出,2016年,陕西要实行治污降霾分季对标考核,强化特定时段重点防治,确保全省空气质量持续好转。

  面对上半年严峻的空气质量形势,陕西省委、省政府围绕治污、压煤、控车、抑尘、禁燃、增绿六大措施,完善政策、建立机制、增加投入,优化产业结构布局、调整能源结构、提高城市清洁能源比例。通过“气化陕西”工程,推广实施国Ⅴ标准车用汽柴油等措施的有效落实。同时,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关中地区燃煤火电大气污染物减排为重点,全力部署推进超低排放改造工作。

  承担着西安市1020万平方米采暖供热的西郊热电厂,由于建设较早、设施陈旧,二氧化硫排放占全市总量的25%。在各方的协助下,西安热电厂在两个采暖季之间的7个半月时间里同时进行3台电站锅炉脱硫脱硝除尘改造和4台燃气供热锅炉建设,成为省内第一家达到特别排放标准的热电企业、减少燃煤消耗幅度最大的企业和大气污染物减排幅度最明显的企业。

  64岁的村民张平华很感慨:“咱农村人富了,也想把垃圾污水管理好。现在政府建起了污水净化、垃圾填埋场和收集站,环境好多了。环境一好,来游玩的人也多了,腰包也更鼓了。”

  为了让广大人民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陕西连续5年开展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工作,600万人农民因此受益。眉县、西乡和彬县创出的3种农村环保治理典型模式得到广泛应用。如今,绿水青山,不仅是展示美丽的“绿名片”,更是百姓致富的“金名片”。

  “我们一定要按照五大发展理念的要求,强化系统化思维和运用市场机制治理环境的意识,积极推动生产方式的绿色化转型;要依法监管,对各种环境违法违规行为绝不手软,坚决打好大气、水、土壤三大治污攻坚战;要创新机制,激发全社会参与环境保护工作,为实现‘三个陕西’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娄勤俭说。



上一篇:13批次胶囊铬超标 北京部分涉事产品下架
下一篇:19家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违规 存在管理制度不健全、设备维护不到位等问题